兰科槽舌兰属广域种和狭域种的分布动态研究
时间:2025-04-16 来源:
广域种和狭域种在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时的策略是不同的,已有研究表明狭域种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其潜在分布面积减小。兰科附生植物槽舌兰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但部分种类仅分布于横断山地区。本研究收集了8种槽舌兰属植物的共118个分布位点数据,基于它们当前分布面积大小,将分布面积大于5000 km2划分为广域种,将分布面积小于5000 km2划分为狭域种,利用MaxEnt软件分别预测了4个广域种和4个狭域种从上新世到未来(SSP2-4.5, 2090)气候情景下潜在分布区面积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从上新世到现在,广域种的潜在分布面积变化主要受温度季节性和最暖季降水的影响,狭域种的潜在分布面积受最暖季降水的影响。在未来(SSP2-4.5, 2090)气候情景下,7种槽舌兰属植物的潜在分布面积变化主要受最暖季降水的影响,仅凹唇槽舌兰H. subulifolium主要受到温度季节性的影响。从上新世到现在,广域种(除凹唇槽舌兰外)和狭域种的潜在分布面积均缩小。从现在到未来(SSP2-4.5, 2090)气候情景下,广域种短距槽舌兰H. flavescens和圆柱叶槽舌兰H. himalaicum的潜在分布面积缩小,而广域种凹唇槽舌兰和大根槽舌兰H. amesianum的潜在分布面积扩大;狭域种管叶槽舌兰H. kimballianum和筒距槽舌兰H. wangii的潜在分布面积将缩小,而另外2种狭域种(假囊兰H. pumilum和槽舌兰H. quasipinifolium)的潜在分布面积则会扩大。在未来三种气候情境下 (SSP1-2.6, SSP2-4.5, SSP5-8.5; 2090),3种广域种(大根槽舌兰、圆柱叶槽舌兰和凹唇槽舌兰)的质心将向南迁移,而短距槽舌兰的质心几乎没有迁移;3种狭域种的质心将向南迁移 (假囊兰、槽舌兰和筒距槽舌兰),而管叶槽舌兰的质心将向西迁移。此外,基于不同时期的面积变化,本研究发现该属物种在应对气候变化时潜在分布面积的变化与其当前分布范围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不仅揭示了东亚特有植物槽舌兰属在气候变化下的潜在分布变化规律,而且为广域种和狭域种的保护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Wide-Ranged and Narrow-Ranged Species From the Pliocene to the Future: Insights From Asian Endemic Holcoglossum (Orchidaceae)”(https://doi.org/10.1002/ece3.71301) 为题发表于生物学主流期刊 Ecology and Evolution (JCR Q2,中科院2区,IF=2.3)。该项工作由南昌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长期科研基地、江西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完成。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张沛洋为论文第一作者,向小果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060056和32360063)、江西省“双千计划”(jxsq2018106032) 以及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ZBG20230418029和20232ACB205010) 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