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专家和学者应邀到重点实验室做报告

2021年4月有多位专家和学者应邀访问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访并进行学术交流。应邀学者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睿教授、江西农业大学国春策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周美亮研究员、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波见博士和屈婵娟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闫宁副研究员。


4月19日上午张睿教授、国春策教授在植物进化发育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面给重点实验室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睿教授做了题为《毛茛科植物花和花瓣形态结构多样化的分子机制》的报告,重点阐述了花基本结构以及花瓣形态结构的多样化形成机制,并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是从毛茛科植物花和花瓣形态结构的多样化入手,以毛茛科植物为模式体系,采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从“发育”和“进化”两个方面展开。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国春策教授,做了题为《竹类植物特有生物学性状研究》的学术报告,国春策教授以竹类植物的生活史为背景,对毛竹、水竹、翠竹和霞早绿竹等四个竹种开花个体和无花个体进行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对霞早绿竹不结实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针对典型竹类植物毛竹及其变异类型、野生群体进行系统进化和基因组学分析。




   4月19日下午,美亮研究员做了关于《荞麦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学术报告并与流域所师生进行学术研讨。本次报告内部主要包括了荞麦的历史与现状、荞麦属种质资源、荞麦的传播与驯化、荞麦芦丁合成调控、荞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5个方面。荞麦富含活性代谢物质,如芦丁、 D-手性肌醇和表儿茶素等,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保健作用及观赏价值的重要经济作物。周美亮研究团队在荞麦属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修订,与粒重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与芦丁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的挖掘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也指出荞麦的研究仍面临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研发投入较少、企业创新不足等诸多挑战。




4月22日,陈波见博士围绕急性热应激对中华鳖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以全气候变化为背景,提出动物在气候变化时所做出的各种应对策略——死亡、逃逸、生理反应,从而展开讲解中华鳖在应对急性热应激时的生理反应,包括对代谢物及转录因子的影响,通过理论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中华鳖抗氧化防御系统在转录水平上对热应激反应相当保守,主要依靠抗氧化酶活性和快速周转VC来应对热应激,为动物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屈婵娟博士围绕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检测长江江豚及其饵料的方法研究及应用,从环境DNA技术的优点及应用、传统江豚的调查方法、食性分析的意义、江豚食物主要组成等内容展开讲解,提出了江豚食物主要为多种鱼类,进一步验证了以前的研究者们利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江豚食物成分的结果,为江豚的保护以及其他动物食性分析提供宝贵的资源和研究思路。





4月26日下午,闫宁副研究员做了《中国菰(Zizania latifolia)的研究和利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特种作物研究背景、菰属植物简介、中国菰和黑粉菌互作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中国菰米功能成分研究、菰米与立体生态农业、潜在的科研合作六个方面。中国菰起源于中国,分布于日本、韩国、印度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菰米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中国菰以及水稻所缺乏的很多优良性状,如高蛋白、高赖氨酸、高生物量、耐深水、耐低温、耐稻瘟病、抗纹枯病和灌浆速度异常快等。闫宁研究团队在菰米营养成分和化学物质、抗氧化活性及保健作用、酚类化合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分析、菰米发芽过程生物活性物质积累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指出菰米与立体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观点,对于中国菰的研究以及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结束后,专家和学者与重点实验室师生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参观了重点实验室。此类学术报告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活跃了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氛围。




张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和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2017-201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202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做兼聘人员。主要从事花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关注的科学问题包括“花的基本结构起源和多样化机制”和“花瓣形态结构多样化机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在PNAS、Plant Cell、New Phytol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国春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植物进化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各种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与生物演化过程中关键创新性状出现有关的重要基因的进化式样和机制,阐明这些基因对物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主要关注竹子开花的分子机制以及毛竹的起源和遗传多样性等问题。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七项。已在Science、PNAS、Mol. Plant和New Phytol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入选江西省创新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和江西省高等学校“青年井冈学者”等人才计划。


周美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和《作物杂志》副主编。荷兰莱顿大学生物系植物细胞生理学博士毕业和植物遗传学博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荞麦基因资源创新研究组组长。研究领域为:荞麦属植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及创新利用;荞麦属植物和模式植物(拟南芥等)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理解析;荞麦关键农艺性状(种子脱壳、落粒性、倒伏等)的分子机理解析。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Genome Biology、Biotechnology Advances、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Plant Physiology、The Plant Journa 和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编写出版著作3部,发现命名养麦属新种5个。


陈波见,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博士后,兼任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研发主管及WWF-中国“抢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项目顾问。长期致力于探究水生生物 (鱼类和爬行动物) 在分子、生理生化及行为水平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对策,以及依托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实施有害微生物及有毒代谢产物 (蓝藻及藻毒素等) 的监测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和地区科研项目等4项。


屈婵娟,曾从事生态毒理学相关研究,现主要开展依托环境DNA技术对淡水生态系统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工作。博士论文为“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检测长江江豚及其饵料的方法研究及应用”。发表论文8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闫宁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特种作物研究中心)功能产品开发方向学术带头人。201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蔬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特种作物(中国菰、烟草)的资源利用、功能成分研究与功能产品开发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专项项目等9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 余篇,包括在 Food Chemistry 、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Phytochemistry Reviews、Plant Molecular Biology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国菰米功能成分研究》、《中国特种作物概论》等著作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