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三上央视,《新闻联播》单条播放三分钟!

1月2日早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1月2日晚央视《东方时空》报道


2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35天3次上央视!


南昌大学

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


1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


1月2日早,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专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南昌大学研究团队】《扎根田野 服务乡村 书写油茶助农大文章》报道了我重点实验室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科技助农事迹。



1月2日央视《东方时空》


1月2日晚,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专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南昌大学研究团队】《扎根田野 服务乡村 书写油茶助农大文章》为题报道南昌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校科技人员用科研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扎根田野,服务乡村,用高产茶油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2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


2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栏【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小油茶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为题报道南昌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校科技人员用科研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扎根田野,展开高产油茶造福百姓的生动实践。

单条播放,总时长3分04秒。



《小油茶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油茶种植大省江西,南昌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科研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扎根田野,展开高产油茶造福百姓的生动实践。


这个寒假,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来到石岗镇,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合作社的村民一起谋划油茶产业发展新蓝图。


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成立于2012年,针对我国最大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的种质资源收集、高值化栽培与管理、生产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实现了高产油茶的产学研转化。


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种植油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但愁的是产量一直上不来,严重时,三十几亩地的茶油产量只有七八斤。


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村民 陈功虎:(油茶林)成片成片荒在那里,没人管理,我看着确实很心疼、很可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让石岗镇的特色种植产业——油茶走出困局,南昌大学科研团队在石岗镇展开了调研。大家发现当地油茶产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种植间距应该有多少?怎样提高油茶的授粉率?科研团队帮助村民寻找油茶增产的对策。



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成员 张剑:花型、果型,不同树之间非常相似。亲缘关系太近的话,产量肯定是不高。


摸清了问题,如何解决和改进,团队决定在当地建设百亩生态示范基地田,预计将实现亩产茶油80斤。师生们还走村串户进行科普,帮助村里一起规划,如何兼顾眼前和长远效益。



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成员 张剑:像前期我们就在油茶林这个地方养殖油茶鸡,可以套养一些中草药,中草药的生长周期也很快,马上也能够回钱。


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村民 何小红:老师来讲的种养方案我都听清楚了,我以前都没想到有这么高产的茶油,听他说了以后我好高兴,油茶树又有救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南昌大学团队希望以油茶为起点,从科学布局油茶林木栽培,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未来进一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包括研学、旅游在内的产业集群发展。



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成员 钟欢:在新的一年里,我的梦想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出一套完整的、高效的高值化油茶生态种养体系,真正脚踏实地,用自己所学去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成员 张剑: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新的一年我期望有更多的乡村与我们共建,将我们的科技成果落在中国大地上。



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是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戎俊研究员江西省流域生态演变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主任牵头组织的一个油茶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团队成员主要有戎俊课题组的张剑博士赵耀博士及钟欢等部分研究生,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的李静教授邓泽元教授,以及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强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焱博士等。研究团队充分利用南昌大学多学科的人才资源优势,凝心聚力推动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合力赋能乡村振兴伟业。